期刊信息
刊名:世界经济研究
主办:上海社会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主管:上海社会科学院
ISSN:1007-6964
CN:31-1048/F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119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热词:
国际贸易
主办:上海社会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主管:上海社会科学院
ISSN:1007-6964
CN:31-1048/F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119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热词:
国际贸易
论战后国际投资发展的特点原因与作用诸问题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提供了12.98亿美元的贷款和24.75亿美元的赠款;去年5月罗马尼亚与盂加拉签订一项协定,向盂加拉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孟加拉从80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等等①;后者如经济
提供了12.98亿美元的贷款和24.75亿美元的赠款;去年5月罗马尼亚与盂加拉签订一项协定,向盂加拉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孟加拉从80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等等①;后者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属的“开发援助委员会”17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款项,石油输出国组织对非石油输出国的经济援助、贷款等等。此外,联合国一些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等等,也进行大量的援助和贷款活动,如“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自1977年建立以来,已经拨出12.6亿美元的贷款和赠款,援助76个发展中国家②,“世界粮食计划组织”84个与会国家目前正在为该组织筹措1983、84年度的12亿美元保证金,中国提供60万美元的保证金⑧。这些也应属于国家形式的集体国际投资活动,也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如“开发援助委员会”1960年的对外援助为44.7亿美元,1970年增为70亿美元(增长56%,年增长率为4.5%),1977年增为14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3%。世界舆论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要求扩大这种援助(如在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中曾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把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o.7%用于对外援助。瑞典、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已拨出其国民总收入的1%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西方工业国家援助款额百分比最高的国家,美国,英国的援助款额只分别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o,27%、o.34%④这种集体形式的大量的国际投资活动是战后崭新的国际投资活动形式,对发展世界经济、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吕国的经济发展以至促进世界政治形势的稳定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n(2)国际投资的流向在战前主要(约占总额的÷)投放在发展中家国(如美国在OC战前的资本输出绝大部分集中在拉美),但战后则总额的号流向发达家国,如美国1979年O海外私人直接投资总额1,926亿美元,其中1,379亿美元即?0%以上投放在发达国家,478亿美元投放在发展中国家⑤,日本1977年3月底,私人海外投资194亿美元,发达国家约占44%,近几年日本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的投资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在战后国际投资的活动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然是占最大的份额,但发展中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也积极参加国际投资活动,而且有趋于扩大的倾向。当然上述的这些趋向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矿物、燃料资源等等,投资利润率较高以及投资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为8.2%,1970年为8.896,1980年增加为10.9%,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80年在“利马宣言”中规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在2000年应达到25%),以及世界规模的经济、工业结构变化等等原因,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又可能有①分另g引自人民日~1978年6月9日,1981年5月21日。②引自人民日报1982年3月4日。⑧引自人民日报1982年1月22日。④引自1981年10月14日美联社和南通社报道。⑧转引自香港“经济导报”1980年12/.J17闩,30页。较大的份额投放到发展中国家来(如从1977年起,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的增长速寞:1977午分别增长18.6%们6.9%:1978年分别增长17.196和11.3%;1979年18.4%和14.5%)①。日本近年来在美国、西欧大量增加投资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东盟等大量增加投资。据缆训·,日本在东盟的投资到1981年3月底止的直接投资已达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88亿美元㈤;1980年日本政府向发展中国家共提供33亿多美元的援助款额。另外,战前和战后初期,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向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喂中国家大量投资,但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投资活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投资更为显著。据统计,在1979年,美国以外的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其中有34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变、菲律宾、新加坡、南朝鲜、香港等,都大力向海外投资,兴办各种类型企业和承包工程。据印度商业报1981年3月发表报告,印度在亚非国家有207家合营企业,其中115家已开工生产,投资总额达3.8亿美元。到1980年3月止,印度政府已批准378家印度公司在国外建立合营企业。印度由于在海外投资,承包工程修建铁路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等等,出口机械设备和劳工、技术人员,获得大量的外汇(如1980—81年,印度机械设备产品通过承包工程和技术输出而获得7亿多美元的收入④。南朝鲜1963年为开发马来西亚森林投资150万美元,到]980年底已向45个国家共投资1.3534亿美元⑤。第三世界国家有更欢迎发展中国家来本国投资的倾向: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如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设备、价格较廉比较适合于第三世界国家的需要,并且可减少发达国家巨型公司的控制,等等。因此,不少发展中国家宁可葵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如斯里兰卡贸易部K曾向香港投资者表示,来自小国的投资者比之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将受到更热烈的欢迎)⑥。另外,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利用其手中拥有大量的美元,大举向发达国家投资,大批地收购美国公司的股票,甚至引起了美国垄断资本家的恐慌。1977年底,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达到341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的投资达36亿美元,占约11%。我国自执行开放政策以来,除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并在日本等国家发售债券、筹集外资资金外,也积极在海外找寻投资机会,举办各种类型的企业、服务业等(如据香港大公报1982年2月2日报道,我国与日本、西德、南朝鲜等竞争投标,获得胜利,为缅甸修建味精厂,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外参加投标做成的成套设备出口项目,也是我国积极向海外投资的一个良好开端和标志)。①引自“世界经济译丛”1982年第1期62页。②引自共同社东京1981年11月28日讯。③转引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组编印“世界经济参考资料第9期:“尔三世界跨国公司的兴起”。④引自人民日报1981年12月9日,1981年7月25日。⑤引自1981年9月21日汉城“东亚日报”。,⑥转引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组编印“世界经济参考资料”第9期:“第玉三世界跨国公司的兴起”。(3)战后国际投资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投资占越来越大的比重,逐渐取代石油业、采冶业的首要地位。比如美国私人海外直接投资,采矿·与冶炼,在1950年、1960年分别为11亿美元和29亿美元,1970年、1979年分别为62亿美元和71亿美元,70年代以来增长甚微:制造业投资1950年、1960年分别为38亿美元和110亿美元,1977年、1979年分别增长到656亿美元和836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4%,。2%,1979年比1950年增长20多倍)。石油投资1960年、1970年分别为108亿美元和217亿美元、1977年、1979年增长为309亿美元和416亿美元,约占总额的21%,2296(1970年石油投资约占总额的33%)。金融贸易服务等行业投资,1960年为?0亿美元,1970年增长为180亿美元,1977年、1979年分别增长为452亿美元和604亿美元(1979年比1960年增长8倍以上)。日本私人海外投资,1971年采掘业占总额的31%,制造业占27%;到1977年3月底,日本私人海外投资的194亿美元中,制造业增加到总额的32%,采掘业为31.2%,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等)占36.6%。近年来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有大幅度的增长,1970年为133亿美元,1977年达341亿美元,1979年、1980年分别跃增为523亿美元和613亿美元;到1981年底已跌增为898亿美元;1977年制造业投资占总额的40.2%,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有4696以上投放在制造业。制造业投资和服务行业投资的不断扩大,是当前国际投资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和趋向,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工业生产高度发展的结果。当然,制造业、服务行业有较大增长的趋势,而采冶、石油业则相对下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等因素发生变化,比如石油开采,美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近在海外的投资就仍有增长的趋势,日本在发展中国家的采矿资源的投资开发也仍是一直积极进行的。战后以来,国际投资活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约占世界海外投资总额的709《以上),但也不能忽视中、小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活动和所占的比重,如日本中,.,J、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占到50%左右。由于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更为灵敏、行动迅速,以及受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小小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都有趋于活跃的趋势。战后30多年来为什么会出现国际投资如此巨大的增长,出现如上面所简略阐述的发展趋势和多种多样的投资流向、形态的变化呢?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战后30多乍来社会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信息等)的进一步的高度发展(促成战后世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战后没有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基本上维持着相对妁世界和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咋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有较迅速的发展,以及以电子、原子能,宇航等为中心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等)以及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世界市场(包括市场的广度、深度)的扩大、世界经济联系进程的加速和加强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的进一步的复老化、多样化;正是这些因素促使战后国际投资;的巨大增长和多朴多样形式的发展与变化。马克思曾说过:“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①。列宁在他的早期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中也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U]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②。战后巨量的国际投资的增长和/-泛形式的活动,是人们社会生产关系的国际性的高度发展的一种运动形式,这一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和因素在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增长。正是战后世界生产力(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增长,才有可能出现几千亿、成万亿美元(当然要考虑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以上的国际投资活动;正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瑞土、瑞典、挪威、丹’麦等中、小发达市场国家)的经济有了比战前迅速得多的增长,才可能出现个别的和集体的资本主义国冢的巨额的国家形式的国际投资(如美、英、德、日等国和开发援助委员丫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赠款等等),有的中小国家如瑞土、瑞典、挪威等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款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比美国等大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比重还要高,甚灵趸大量取消发展中国家对它们的欠款⑧,也正是由于战前的广大殖民地、附属国,经过长期顽强的革命斗争,在战后已获得政治独立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经济、工业发展得较快,它们的经济、生产水平有的已超过19世纪末的英、美等国的经济.水平(1900年,英国、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约250美元和200美元;1979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20美元),少数发展中国家如新兴工业国家新加坡等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工979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830美元,巴西1,780美元,罗马尼亚达1,900美元,这些情况才使得它们也能加入进行大量国际投资活动的行列,也正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高度发展,才使得许多巨型,跨国公司有必要和可能进行全球规模的产销配备活动(甚至在宇宙空间对星体进行采矿等经济活动),如日本等国的大公司可以在全世界各地区进行矿产等资源的投资,利用巨,大海轮运回本国使用和加工,再运销世界各国;同样由于生产力,科技、交通运输、信,息的高度发展,使日本和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也能够进行活跃的国际投资。活动。同时,由于战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方面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补充日益加强和日益加深,另方面使得社会生产和消费日益变化和多样化,复杂化,产品、消费服务等品种门类增长到成几百万种以上,任何一国或任何一个大企业都不能全部满足每一个国家、地区或市场的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日益增长并不断变化的全部需要,这就会诱导各国,各地区的国际投资的不断增长。同时,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高度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使得制造业特另C是第三①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119页。②引臼“列宁全集”第1卷第102页。⑧1978年11月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宣布瑞典、荷兰、瑞土等11个发达国家取消29个最不发达国家欠它们的62亿美元的官方债务;1978年8月3日联合国贸易会议宣布,瑞士取消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肯尼亚、尼泊尔、喀麦隆和印度尼西亚七国共l亿6百万美元的债务。产业i2速发展。而且,由于目前的世界经济仍是处于激烈的竞争(各国、各人中小企业之间的世界规模的竞争)之小,各国经济发展处于迅速变化之cp,这也导致各国国际投资的剧烈变化和增长(如战前的英国曾是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输出、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但战后因经济发展缓慢,生产设备落后,成为接受美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第二世界大战后美国也发生类似的情况c由于扩军备战,军费开支特别巨大种种原因,使美国在战后时期投资率低,生产设备一一特别是一些老工业如钢铁,汽车业等逐渐落后于日本、西德等国家,经济发发缓慢,需要扩大投资,更新设备。而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竞争力更强的日本、西德等国家大举向美国投资,美国也欢迎它们的投资,以有助美国的“再工业化”,复兴美国经济)。上面所述种种情况,都说明战后国际投资的巨大增长和多种多样的投资流向、形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及由此而引起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和世界市场的扩大等等。至于错综复什、交叉进行的国际投资,在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其根本目的,仍是在于追逐利润(少数有政治目的的企业投资可能是例外),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进行国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在平等互利原则下,支援和帮助第三世界经济比较不发达国家,同时,又利用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利用本国资源和经济条件,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全体人民的社会需求,这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投资有根本区别的。众听周知,列宁在距今60多年前对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本输出的原因、性质和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曾有过深刻的论述。列宁认为当时之所以出现大量的资本输出,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少数国家中已经‘成熟过度了’,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存在大量的过剩资本,要到资本少、地价比较低、原料便宜的落后国家去投资,以攫取高额利润,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等等。列宁的这些论点在当时确实是很正确的,因为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充分发展,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顶点,使得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支配下的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矛盾大大激化,在国内加深了垄断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与对抗,进一步发展生产:遇到了严重碍障,频频爆发世界性的资本宅义经济危机;在国际上,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厂大的附属国都处于帝国主义的强权统治之下,受到主要资本帝国主义的任意掠夺和剥削;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可以获取惊人的巨额利润,甚至进行残酷的、惨无人道的超经济剥削(关于这一方面,作为国际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旧中国来说,是有深刻的亲身体会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长期来全世界人民(包括广大殖民地、附属国家人民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革命人民)的顽强的革命斗争,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条件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帝国主义势力大大削弱了,广大殖民地、附属国已经纷纷成为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有的已经成为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整个世界经济、世界生产力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因素而有了巨大的发展。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和条件下,战后巨大的国际投资的性质、作用和原因,乇疑也已有了深刻的带根本性的变化。关于战后国际投资的巨大增长的主要原因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都有不少的论述和争论,有的认为列宁的有关“过剩资木”是土婴厩因的论点依然是正确和有效的,有的则持不同意见①”笔者个人认为,根据战后国际投资巨大增长和流向、形态等等变化的大量事实来看,用列宁的“过剩资本”论点已不足以作充足的科学说明(特别是不能充分说明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积极参加国际投资活动的事实)。至于战后国际投资的巨大增长,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提供投资和接受投资的国家与地区的作用问题,总的来说是起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的作用的。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许多事实所证明(即使在战前、在19世纪时期,大量接受国际投资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要进行具体分析有些是起积极作用的,但还有消极的一面。就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进行大量的国际投资活动,目的是在于追求利润、是唯利是图的,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投资活动的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和渠道的跨国公司,只要有可能就会利用它所拥有的巨大的经济、金融和组织管理经验以及科技知识、国际联系等等优势,对投资所在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种种讹诈、欺骗、剥削,甚至进行政治干预、颠复阴谋活动等等,这也无疑是可卧预料和值得我们警惕的事实。但是,只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运用适当,不受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接受国际投资是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已成为战前、战后大量的事实听证实,是无可怀疑的(为了防止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跨囤公司进行国际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消极作用,不少发展中国家已颁发限制跨国公司某丝活动的法令;我国一些学者也发表论文,倡议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要制定条例,对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这些都是很有见地和必要的)讨论到关于国际投资的巨大增长的主要原因问题寸,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如大家所熟悉的,列宁是比较强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而较少地强调生产力的研究和作用的(如上面所引述过的,当然列宁也并没有忽视生产力的作用),而我国经济学界、理论界在解放后也继续片面地强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是生产关系,而没有强调政治经济学也应着重研』究生产力,没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决定性的重大作用(有的经济学者在50—60年代提出要把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甚至遭到批判、压制和迫害),从而不但使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严重不良的影响,而且使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也受到重大损失,这一缺点和教训现在应该认真的记取和纠正。对于战后国际投资大量增长的原因、作用等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战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去加以深入考察和探讨、研究,自然也要研究在生产力发展的新条件下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应该根据新的事实实际来发展、充实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而不应局限于反复重述几十年前的某些过时的论点。同时,国际投资这一世界经济现象已经(下转第61页)①请参阅“世界经济”1981年第u期沈骥如、李述仁;上海财经学院出皈的“财经研究”1981年竿久4期王梅仙等同志的文章。!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四期浅析“英国病’王绍西从“日不落帝国”到“英国病”英国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到十九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但是,英国从十九世纪中污L起,国际经济地位就不断下降。从箣一次世界大战起开始衰落,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逐步为美国听取代。第二次世界大,伐结束寸,英国拥有殖民地和附同国面积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遍及全球,包括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五亿左右,分别为芦同本土和人口的近六十倍和十倍,此外,还有自治领土一千九百多万平方公里,人门五千多万。就其抗民帝同的存在,英国还没有完全丧失其“日不落帝国”的霸权。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是巨大的,随着经济地位的衰落,英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一落千丈。1941年3月,美国实施“租借法案”,从此英国受制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统治力量的削弱,英属殖民地的民族工业都烂g了不同程度的发喂,当地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进入五十年代后,整个亚洲和北非的民族解放斗争蓬勃}山兴起。及至七十年代后期,原有英届殖民地和附属国已;轩五十多个国家先后取得了独立,剩下只有一些小岛了。英联邦成员国越来越少,内部联系日益松散。而且,在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压力下,英国已不得不逐步放弃帝国特惠制和英镑区。从此,单国的殖民统治和殖民帝国,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第二次大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恢复较快;随后,虽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1年至1977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2.4%,而日本则为13.8%,西德为5.3%,法国为4.8%,美冈为3.5%。1967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退居全世界第十六位,1979年又下降到第十九位。这充分说明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呈现出长期衰落的趋势。战后以来,英国已经爆发了六次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1973年至1975年的第六次经济危机是英国战后最严重的——次,它使英国制造工业生产下降11.2%,历时达二十二个月,超过其它主要济本屯义国家。此后,英国经济长期处·/:停滞状态,1979年下半年又开始进入第七次经济危机。从1980‘!:起,国民经济不断—F降,出现增长率负数。总之,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走走㈠睁”状态。“走走件件”固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共四即使在“走”的时期,其经济发展也从未达到过象日本、西德那样的高速度;而在“停”的时期,则往往是英国最先陷入危机,最迟摆脱,其复苏过程要比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拖得更长,而且更不稳定。英国的经济停滞与众不同,无怪西方经济学界把它称为“英国病”。撒切尔大胆试验1974年冯格丽朴·撒切尔在担任英国保守党财政发言人寸,就与保守党的内政发言人约瑟夫·基思等人组成了“政策中,L”,研究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继而于1975年担任了保守党领袖。在同年5月大选中,撒切尔夫人明确提出要改变英国经济政策的方向。她自称是“通货论者”,决心把英国作为货币主义理论的巨大实验场。撒切尔一上台,马上起用持货币主义观点的人担任财政大臣,工业大臣、财政部第一副大臣和重要的经济颐问等职务,组成了一个推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政府的经济政策即开始以货币主义理论作为主要依据。保守党政府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以下几项重大经济政策措施。削减税收。政府决定全面降低所得税率,从原来的33%降至30%,最高税率由83%降到60%左右。征税线从八千英镑提高到一万英镑,免税人数约一百三十万人。为弥补削减所得税的损失,政府规定把增值税由原来的三级税率(8%、10%、12.5%)统一提高到15%。政府还准备减少企业税收。控制货币发行量。1979年货币发行量超过规定标准,增长率达12%以上。计划将1980年的货币发行量控制在增长11%之内,1983年至1984年控制在8%之内。削减公共开支。1979下半年,政府两次提出削减计划中的公共开支二十五亿英镑。1980年4月的预算案中,规定1981年的公共开支维持在1980年的水平上,比计划要少四十多亿英镑。;同时,计划1984年的公共开支比1981年减少4%。减少国家干预。政府削减了国家企业局的权力,撤销了三千多个计划、咨询和监督机构,取消了物价管制委员会。政府把一部份国有化企业,如石油、航空等企业的股票出售给私人,同时鼓励私人企业发展。此外,保守党政府还采取放松金融控制,开辟工业发展区等政策措施。撒切尔夫人认为采取以上强有力的措施,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刺激储蓄和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使英国经济重新恢复活力,增强竞争能力,使“英国病”康复。可是,现实是无情的,经过三年来的大胆试验,撒切尔夫人并未能如愿以偿。;筇一,国内生产总产值每况愈下。1979年国内总产伉仅增长0.4%,1980年则下降1.4%,出现负增长率,1981年继续下降,下降幅度超过2,2%第二,物价继续上涨。1979年6月撒切尔夫人上台寸,物价上涨率回升到10.1%,因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百多年来整个资本tYv..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投资的历史事实看,可以得出国际投资活动儿点带规律性的发展趋向:(1)经济力量最雄厚、生产力量最发达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输出最多、国际投资址活跃的国家,如产业革命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是资本输出最多,国际投资活动最广泛的国家,嗣后由于德国、法国、美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壮大,这些国家的资本输出也不断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力量最雄厚,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一半以上),它取代英国成为资本输出最多,国际投资活动最广泛的国家。(2)海外投资的增长与生产、经济的增长按正比例模式发展。如上表所述,战价日本、西德经济增长最快,它们的国际投资增长也最快,美国、英国经济增长较慢,它们的国际投资增长也分别较慢。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情况看也是这样:战前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4年到1938年,由于世界战争和经济大危机等等因素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国际投资活动的增长也很慢(24年间只约增长20%),而在战后时期,特别是从5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多种因素的作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较巨大的增长和发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投资,从战后初期到目前大幅度地增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仅私人海外投资就从1945年的约510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5,000多亿美元)。(3)资本输出与吸引外资凤寸进行,国际投资频繁交叉进行;如美国从建国开始就大量吸收外资,成为当时西欧先进工业国家海外投资的重要对象国之一;而在美国经济逐渐壮大后就同时大量吸收外资和大量进行海外投资;在战后时期的西欧,特别是60年代开始,也都是一面接受大量的资本输入同时又大量向国外投资(如美国从60年代开始私人投资的最大份额从加拿大转向西欧;而西欧自60年代以来大量向美国投资,目前外国在美国的私人直接投资已达60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率超过美国私人海外投资的增长率);日本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战后时期的国际投资,除了上述的发展规律和数量上有极大的增长这一突出特点外,还有以—F几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1)国家形式的国际投资活动大量增加。所谓国家形式的国际投资活动,就是通过各国政府参予国际投资如贷款,援助(包括赠款)等等。这种国家形式的国际投资活动,不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积极地大量参加而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而这种国家形式的国际投资活动,又有个别国家单独进行和几个或众多国家集体进行的不同类型。前者如美国的所谓“美援”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政府贷款等,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国家投资活动也不少(如从1970—77年,仅科威特就向其它发陡中国家64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jjjyjzz.cn/qikandaodu/2021/0424/765.html
上一篇:祝贺褚葆一执教和科研周年暨华诞
下一篇:最后吻一下然后告别